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1、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2、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一)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1、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注:对这部分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服务)
(二)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1、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2、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3、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4、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三)促进就业创业。
1、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3、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
4、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
5、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培育发展新动力。
1、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2、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注:产业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
(二)构建产业新体系。
1、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
2、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注:各项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应人才的支撑)
(三)构建发展新体制。
1、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1、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2、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
3、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
4、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
5、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中西部地区流动的政策体系。 (内容整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