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处
教研科研首页
 通知公告 | 组织机构 | 科研 | 职业教育研究 | 规章制度 | 职教资讯 |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职业教育研究>>正文
18个专业调整或暂停招生,专业诊断有什么依据?
2017-06-01 14:06   麦可思研究

近日,多个关注社会工作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存在了十六年的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今年秋季将停止招生。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前天,中大官微确认,社工专业本科停止招生消息属实,但这只是该校本科专业动态调整的内容之一。据悉,中大年调整或暂停招生的专业数量为18个。根据官方回应,此次专业调整的原因是:部分专业同社会需求不适应、区分度不高、专业特色不鲜明。从今年3月开始,中大组织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按照本科专业办学评估意见,最终决定于今年调整或暂停18个本科专业的招生。可见,在专业的调整和整合中,评估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为主要内容
五位一体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顶层设计。其中,学校自我评估作为一种内部评估机制,能为专业建设进行客观性的诊断,激发学校自身建设的内驱力,具有外部评估无法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设计科学的评估流程是校内专业评估顺利进行并取得效果的重要保证。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学术规划与评估办公室于2001年发布了《专业审核与评估》手册,详细地介绍了校内专业评估的含义、专业目标的设置、评估方案的设计、评估工具的使用以及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利用。《专业审核与评估》手册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情况上,通过这一手册,高校管理者可以对校内专业评估的整体规划和操作有清晰的认识,更好地掌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专业的发展方向。
    什么是有效的校内专业评估?
   理解校内专业评估的内涵意义是做好专业评估的重要前提。在制定专业评估计划前,高校管理者需要明确校内专业评估的三大目的:提供信息、帮助证明、推动改进。换言之,校内专业评估通常能帮助高校回答三个问题:该专业正在尝试做什么?做得好不好?如何进一步改进?
有效的校内专业评估通常长这样:
系统性。评估信息的获取需要经历一段时间,获取信息的过程有序且开放。
围绕学院/系的使命。高校管理者能清楚认识到,学院/系所设定的使命是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专业评估也是如此。
持续性和累积性。评估的成果建立在与专业改进相关的有根据性的信息之上,这些信息往往都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收集而来的。
多面性。评估信息的收集基于多重维度,使用多种方法且有多个来源。
实用性。专业评估被切实利用于专业改进,它不是收集信息而后存档的机械工作。
教师参与。专业评估的方案由教师主导设计和实施,而不是由上至下地施加于教师群体。
    设定专业目标
    清晰的专业目标是校内专业评估计划的根基,在制定专业评估方案之前,管理者需要先为专业设定目标。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按学生的学习层面将专业目标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总目标,一类是次目标。总目标即期望达到的学习效果或者与专业有关的学科建设成果,通常为三至五个;次目标则由总目标切割而成,指能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特定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看法。
    如何设定专业总目标?
    在制定或修改专业总目标前,以下步骤可供高校管理者进行尝试:
与专业教师就以下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1.描述该专业理想中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这个学生知道些什么?能做什么?他关心的是什么?
2.列出期待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各个学科领域能取得的成就。
3.描述取得一定成就的该专业校友的目前状态。
收集和回顾该专业的教学材料。
收集和回顾描述该专业及其所在学院/系的报告和材料说明,例如专业认证报告、课程委员会报告。
查阅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目标制定情况,进行对比和梳理。
假设该专业及其课程的材料需要减少四分之一的内容,判断哪些目标是可舍弃的,哪些是不能放弃的。
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会谈,拟定一份目标清单
    如何设定专业次目标?
专业次目标可以反映学生学习的不同层级:
掌握型的次目标:指学生在进入下个学习阶段前,必须达到的某一学科的最低能力要求。这类次目标通常非常具体,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如何编制财务报表,了解如何跟踪应收账款。
发展型的次目标:指更复杂、学习程度有深有浅的学习任务。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通常被期望能理解一般会计准则,能从外行人的角度来解释一般会计准则,能举例说明什么时候使用一般会计准则——这三个目标都能概括为理解一般会计准则,但学习的程度却是由浅入深。
    表达清晰而明确的专业次目标通常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会利用动作动词来描述切实可行、可被观察到的学习活动,并能通过一个或多个评定指标,表明学生能力的不同水平。
    制定评估方案
在设计专业评估方案时,有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和确定:
专业学习目标:主修专业的学生需要知道哪些知识?重视学习什么?毕业后能够做什么工作?
专业学习过程:学生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专业学习目标?
专业评
估方法:如何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学习目标?什么时候收集哪些群体的评估数据?与专业相关的评估信息如何收集?
专业评估过程:什么时候开始评估?谁来负责评估工作的各个方面?专业评估计划的整体时间线是怎样的?
专业评估结果:通过评估发现了什么?评估的数据如何支撑这些发现成果?
决策、规划和建议:基于评估结果,如何进行下一步规划?
    选择评估方法
虽然根据专业的不同,高校管理者会选择不同类型不同组合的评估方法,但一些通用的指导原则依然对专业评估方法的选择有借鉴意义。
数据资料的收集取决于专业评估所关注的问题。
涵盖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直接方法包括学生的测验、论文、课堂展示所用课件和课堂作业,间接方法则包括问卷调查及访谈。
涵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调查包括对已有访谈的研究、参与性观察、问卷调查及访谈中的开放性问题。定量调查则包括对学生的平均绩点、课程成绩、考试成绩的研究、问卷调查及教学评价等。
选择能对专业的强项和弱项进行全面评估的评估方法。
评估的全方位并不意味着评估一切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而是挑选有效的评估指标和易于管理的评估方法,对现有资源充分利用。
使用顶点课程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高级研讨会来直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启用了解评估的专业人员进行协助。
使用专业认证的标准来设计专业评估的标准及方法,以更好地回应专业认证的要求。
    梳理评估结果
在专业评估的数据采集和资料收集工作全部完成后,高校管理者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梳理。有以下六方面的问题值得考量:
数据怎样说明该专业学生对科目知识、研究技能、写作和演说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数据怎样说明学生对个人未来职业的准备情况?
在哪些领域该专业学生表现突出?哪些方面学生始终表现不佳?
数据是否表明,找到好工作的毕业生和进入优秀高校深造的毕业生对他们的本科生教育非常满意?
是否有迹象表明,学生的能力在某些技能方面有所欠缺,例如研究、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哪些领域学生的表现符合要求但并不突出,可以期待能有更高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若数据的最终应用不是按原本的计划而定,数据会有一定的误导性甚至起到糟糕的反作用。举例来说,顶点课程上的学生表现的评估数据,应当被用于识别学生在主修课学习上的强弱项,以此指导课程的修订以及学院的教学方法的调整,而不应用于评价顶点课程授课教师的表现。
    准备评估报告
如何准备和呈现一份
一针见血的专业评估报告?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评估报告的目的——报告给谁看?他们想知道什么?潜在的报告阅读对象包括:认证机构、政府机构、外部资金支持机构、学院院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大学课程委员会、系务规划委员会、学生、校友以及其他院校的同行。评估报告的阅读人群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报告的结构。例如,若评估报告面向的是该系的教师群体,旨在帮助他们找到专业改进的方法,那么报告的重点将放在评估结果如何启发教师进行课程修订和建设上;若报告面向的是校外群体,那么报告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教育质量进行案例分析,强调该专业在促进学生学习上具有的特有优势,并对评估后的专业改进情况进行说明。
专业评估报告分为两类,即摘要报告和正式报告。摘要报告通常只概要性地列出专业评估的结果,标出重点数据,简明扼要地陈述该专业已达标的内容、未达标的内容和尚未达标但正在努力完成的内容,总结即将实施的改进措施。与摘要报告相比,正式报告覆盖的内容更加全面,依据不同的阅读群体,会有以下部分或全部要点:
探讨为什么进行专业评估工作。
说明该专业的主修课程、专业目标及专业次目标、设想的学生学习成效。
说明评估的方法和工具的选择,为何而用和如何应用。
解释如何进行评估结果的分析,用了什么分析方法。
展示专业评估的主要发现。
探讨评估结果如何用于专业改进。
对此次专业评估的规划和过程本身进行评价:什么发挥了作用,什么没有用以及为什么。
列出下一步的规划(专业的、课程上的以及与专业评估相关的)。
附录部分包括课程分析模型、该专业的学生作业和学生成果、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和材料。
    结语
    校内专业评估是高校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做到让评估工作落到实处并让存在的问题得到扎实整改,高校管理者不仅需要在前期对专业评估方案的整体规划进行妥善把握,在中期监控专业评估步骤的切实到位,还要在后期做好专业整改落实的反馈工作,才能做好诊断,开对评估
药方

 

 

关闭窗口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规划处